什么是中水:
再生水即所谓“中水”,是沿用了日本的叫法,通常人们把自来水叫做“上水”,把污水叫日本的叫法,通常人们把自来水叫做上水,把污水叫做“下水”,而再生水的水质介于上水和下水之间,故名“中水”.再生水虽不能饮用,但它可以用于一些水质要求不高的场合,如冲洗厕所、冲洗汽车、喷洒道路、绿化等。
中水的作用:
分类 |
范围 |
分类 |
范围 |
农、林、木、 渔业用水 |
农田灌溉 |
工业用水 |
冷却 |
造林育苗 |
洗涤 |
||
畜牧养殖 |
锅炉 |
||
水产养殖 |
工艺 |
||
城市杂用水 |
城市绿化 |
产品 |
|
冲厕 |
环境用水 |
娱乐性景观用水 |
|
清扫道路 |
观赏性景观用水 |
||
车辆清洗 |
湿地环境用水 |
||
建筑施工 |
补充水源 |
补充地表水 |
|
消防 |
补充地下水 |
中水的适用范围:
中水系统 |
建筑类别 |
建筑规模 |
区域中水 设施 |
集中建筑区(院校、机关大院、 产业开发区) |
建筑面积>5万m2 |
或综合污水量>750m3/d |
||
或分流回收水量>150m3/d |
||
居住小区(包括别墅区、公寓区等) |
建筑面积>5万m2 |
|
或综合污水量>750m3/d |
||
或分流回收水量>150m3/d |
||
建筑中水 |
宾馆、饭店、公寓、高级住宅等 |
建筑面积>2万m2 |
或回收水量>100m3/d |
||
机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大型文体建筑等 |
建筑面积>5万m2 |
|
或回收水量>100m3/d |
中水的应用概况:
在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厕所冲洗、园林和农田灌溉、道路保洁、洗车、城市喷泉、冷却设备补充用水等,都大量的使用中水。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属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据统计,中国669个城中,400个城市常年供水不足其中有110个城市严重缺城市常年供水不足,其中有110个城市严重缺水,日缺水量大,年缺水量,由于缺水每年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
中国是水资源匮乏的国家,但目前还没有中水利用专项工程,也没有专项资金,只是政策上引导,各城市的中水利用量是根据此城市的缺水程度不同而定的。
中水系统构成:
中水系统由:中水原水系统、中水处理设施和中水供水系统三部分组成。
1、原水系统是指收集、输送中水原水到中水处理设施的管道系统和一些附属构筑物。
根据受污染的程度,中水原水可分为优质杂排水(雨水、盥洗水,淋浴水,洗衣机水、冷凝水等)、杂排水(优质杂排水和厨房废水)和生活污水(受污染程度较重,含粪便污水)三种污废水组合方式。在有条件时,应优先选用优质杂排水作为中水原水,因其受污染程度低,易处理系统运行费用也低处理后水质有保障容易被用户接受符合我国的经理,系统运行费用也低,处理后水质有保障,容易被用户接受,符合我国的经济水平和管理水平。
2、中水处理设施的设置应根据中水原水水量、水质和中水使用要求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一般将整个处理过程分为前处理、主要处理和后处理三个阶段,分别用于去除污废水中的悬浮物、溶解性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进行深度处理。常用设施有:格栅、毛发收集器、混凝沉淀池、生物处理设施、滤池、活性炭吸附塔、膜处理装置等。
3、中水供水系统一般单独设立,包括配水管网、中水贮水池、中水高位水箱、中水泵等。
建筑中水的水源选取顺序:
建筑物中水水源可以选择的种类和选取顺序为:
Ø卫生间、公共浴室的浴盆和淋浴等的排水;
Ø盥洗排水;
Ø空调循环冷却系统排污水;
Ø空调循环冷却系统排污水;
Ø冷凝水;
Ø游泳池排污水;
Ø洗衣排水;
Ø厨房排水;
Ø厕所排水。
建筑小区中水可选择的水源有:
Ø小区内建筑物杂排水;
Ø小区或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
Ø小区或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
Ø相对洁净的工业排水;
Ø建筑小区内的雨水;
Ø小区生活污水。
建筑中水供水系统设置要求:
中水供水系统必须独立设置。
中水供水系统上,应根据使用要求安装计量装置。
中水供水管道宜采用塑料给水管、塑料和金属复合管或其他给水管材,不得采用非镀锌钢管复合管或其他给水管材,不得采用非镀锌钢管。
中水贮存池(箱)宜采用耐腐蚀、易清垢的材料制作。钢板池(箱)内、外壁及其附配件均应采取防腐蚀处理。
中水管道上不得装设取水龙头。当装有取水接口时,必须采取严格的防止误饮、误用的措施。
建筑中水系统的安全防护:
中水管道严禁与生活饮用水给水管道连接。
除卫生间外,中水管道不宜暗装于墙体内。中水池(箱)内的自来水补水管应采取自来水防中水池(箱)内的自来水补水管应采取自来水防污染措施,补水管出水口应高于中水贮存池(箱)内溢流水位,其间距不得小于2.5倍管径。
严禁采用淹没式浮球阀补水。
中水管道与生活饮用水给水管道、排水管道平行埋设时,其水平净距不得小于0.5m;交叉埋设时,中水管道应位于生活饮用水给水管道下面,排水管道的上面,其净距均不得小于0.15m。
中水管道应采取下列防止误接误用误饮的措施
中水管道应采取下列防止误接、误用、误饮的措施:
中水管道外壁应按有关标准的规定涂色和标志,一般为浅绿色;
水池(箱)、阀门、水表及给水栓、取水口均应有明显的“中水”标志;
公共场所及绿化的中水取水口应设带锁装置;
工程验收时应逐段进行检查,防止误接。